电力检测服务

导线耐张线夹、GIS、电缆 X 射线数字成像 DR 无损探伤检测服务

电力金具X光探伤检测服务,电力压接金具探伤检测服务,耐张线夹探伤检测服务,接续金具探伤检测服务,导线探伤检测服务,地线探伤检测服务


国内架空输电线路导线、地线的连接大量采用的是压接型电力金具——耐张线夹和直线接续管,它们既要承受导线、地线的全部张力,又是导电体,安装后不再拆卸。在施工过程中,导线、地线在压接管中未贯穿到位或钢芯压接不符合要求,都将为线路安全运行埋下重大隐患。在全国范围内,因耐张线夹或接续管压接质量不合格引发的断线、掉线事故发生过很多起。因此对耐张线夹进行检测刻不容缓。

我公司成功研发了耐张线夹和接续管压接质量检测装置,该装置以近年新出现的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为基础,针对线路金具的技术特性和运行环境,实现了对35kV、110kV、220kV、500kV、±800kV、1000kV线路耐张线夹和接续管的高精度成像检测。检测装置成功应用于实际检测技术服务工作中,在高空中检测出设备压接缺陷。

便携式脉冲 X 射线机在很短时间内(25 纳秒)产生高强度 X 射线能量(突发脉冲), 在 X 射线机前面 12 英寸(30.50CM)处测得每个脉冲的输出的剂量约 3mR,根据使 用的成像系统不同可以穿透厚度为 1/2″(1.25CM)-1″(2.54CM)的钢,脉冲 X 射 线技术比传统的恒电位 X 光机或者放射源进行现场操作具有先天的优势。



X 光探伤检测数据分析
1 号耐张线夹 1-1 部分:

 

根据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》的标准得出结论:
X 光片中钢锚与钢芯压接部分的前端和末端明显没有进行压接,不符合耐张线夹压接工艺标 准。
1 号耐张线夹 1-2 部分:

根据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》的标准得出以下结论:
铝套管管口未进行压接,导致前端与钢芯铝绞线连接不紧实,存在安全隐患。
2 号耐张线夹 2-1 部分:

根据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》的标准进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: 压接紧实,钢锚凹槽处压接合格,没有发现明显问题,但钢芯贯穿不到位,按照标准钢芯应 贯穿直至距管底 5mm 为止,此钢芯与管底空隙超过 5mm 不符合耐张线夹压接工艺标准。
2 号线夹 2-2 部分:

 
根据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》的标准进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: 未见明显压接不合格,基本符合耐张线夹压接工艺要求。
3 号耐张线夹:

 

根据《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》的标准进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:
1.钢锚尾部凹槽压接严重不合格,因为压接部位选择不正确导致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
2.钢锚前端呈喇叭状,中间位置有异样凸起,压接工艺不达标。

XX 供电公司 10kV 配电线路电缆接头 X 射线检测报告

1  引言

2018 年 02 月 01 日,上海喆儒电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 XX 供电公司 10kV 配电线路电缆接头 X 射线检测,共检查 6 处。

2  检验依据的标准

NB/T47013.11-2015《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 11 部分 X 射线数字成 像检测》
GB/T2951-2008《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》
GB50217-2007《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》

3  检验发现的问题

检测过程中发现线夹的钢芯和钢管有局部欠压、铝绞线出现 散股未压到位。

4  结论与建议

4.1 结论

本次检验 XX 市地下铺设电力电缆头进行了 X 射线无损探伤检 测,共计 6 只。

其中 4 只电缆头存在异常具体如下表:

线路编号

位置

缺陷/级别

 

 

二中 23/25 线

 

涂 山 路 与 兴 业 街 交叉口

 

 

电缆线芯对接未到位

 

 

中金 17 线

 

兴业街东侧 20 号 井

 

 

电缆线芯对接未到位

中新 09 线

新苑南路南

电缆线芯对接未到位

工胜 18 线

新苑南路南

电缆线芯对接未到位

其余 2 个电缆头未出现明显异常。

4.2  整改与建议

1)对于电缆线芯对接压接不到位,需做好日常巡视。
2)对于新电缆头制作施工需要严格按照压接工艺进行控制 尺寸、压力,确保压接无误。
3)电缆线应避免挤压堆积,以免损伤外部保护层。

4.3  检测报告